电源的温度控制,是提高电源模块及系统可靠性及使用寿命的重要途径。在电源的设计和应用中,选择合适的元器件,即减少电路损耗,提高模块转换效率,与选择合理的冷却方式是保证电源可靠稳定工作的关键技术,将两者有机结合,会使得电源具有对环境适应性更强,寿命长,成本低、维护方便等技术优势。热像仪能提供清晰的电源电路及整个系统温度场分布的图像和准确的温度测量。
1 功率器件的参数优化
功率元器件热监控,电源作为电能转换设备,在转换过程中本身需要消耗一部分电能。而这部分电能被转换成热能释放出。电子元器件工作的稳定性与老化速度和环境温度息息相关。每温升10℃,主要功率元件寿命减少50%。在设计的过程中要求将电子元器件工作在较低的温度环境中。
2 监控变压器的热分布
变压器是电源工作的主要部件,电源的主要发热源也是,其发热温度是有限制的。目前国内3C认证变压器温度限制在在120℃内,UL认证限制在115℃内。电源的主要发热源也是变压器,而铁芯损耗和铜线损耗变压器工作产生温升的主要原因。这是若有雷击或市电浪涌出现时,在变压器的初级出现的高反压胡将变压器击穿,使电源失效。
热像仪可以通过迅速、简便的操作,提供准确的变压器温度。
3 电路分布
同一块电路板的器件应尽可能的按其发热量大小及散热程度分区排列,采用合理的器件排列方式,可以有效的降低印制电路的温升,从而使器件及设备的故障率明显下降。
热像仪可以通过提供的红外热图,帮助工程师分析出整块线路板的温度分布,完善工程师的设计和应用。
4 电源生产
用红外热像仪横向对比电路板,能很快的扫描出故障点。可板与板之间对比,温升较快的电路故障的可能性较大。上图为正常电路,下图功率IC引脚焊接短路